物权法释义——质权(上)

  发布时间:2010-02-25 10:56:15 点击数:
导读:物权法释义——质权(上)1、动产质权基本权利第二百零八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

                       物权法释义——质权(上)

1、动产质权基本权利

第二百零八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动产质权基本权利的规定。
  条文解读
  、动产质权与质押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交给债权人占有并实际控制的行为被称之为质押,质权人因质押而取得的权利为质权,质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质权与质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质押是指设定质权的法律行为,质权是指质权人的权利;质押是质权产生的原因,质权是质押引起的法律后果。
  二、质权的法律特征
  1.动产质权是担保物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质物交由债权人占有,是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质权人占有质物实际上是取得了质物上的交换价值,在一般情况下,其只能占有质物,而不能使用、收益,因此,质权人的标的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物的交换价值,是为了保证特定债权的实现而设定,质权附随于债权而存在。
  2.动产质权是在他人的财产上设立的物权。动产质权是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动产上设定的担保物权,因此属于他物权。质权的标的可以是债务人自己的财产,也可以是第三人的财产,债权人没有必要在自己所有的财产上为担保自己的债权设定质权。
  3.动产质权是由债权人占有质物为生效条件。质权是以质权人占有质物为条件的,质权人只有占有质物才享有质权,移转质物的占有是质权与抵押权的根本区别。因此,出质人须将质物交付质权人占有,质权人才能取得质权。
  4.动产质权是就质物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由于动产质权的设定是以担保特定债权的实现为目的,因此,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者出现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实现质权的情形出现时,质权人有权就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质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指当事人在设定质权时在合同中约定的实现质权的一些情形,一旦约定的情形出现,则质权人有权要求实现质权。例如当事人一般会在担保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义务、履行方式等,如果债务人不按合同约定的方式等履行债务,则可能构成实现质权的情形。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转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出现时,债权人享有就质押给债权人的动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用于出质的动产可以是债务人本人的.也可以是第三人的;实现质权的原因或者是债务人到期不还债,或者是出现了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一般是违约情形;质权人所享有的是就质物价值的优先受偿权。
  相关规定
  《担保法》第63条。

 

2、禁止出质的动产

第二百零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禁止出质的动产的规定。
  立法背景
  关于禁止出质的动产的规定,是在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后新增加的内容。物权法草案的一、二、三审稿及担保法均没此内容,在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有的群众提出,出质的财产应当是允许转让的财产,法律禁止转让的财产不能作为质押的财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一条规定此内容。
  条文解读
  一、依法可以转让的动产均可以设定动产质权
  哪些财产可以作为质权标的物,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有的国家规定,各种财产上均可设立质权;有的国家规定,质权的标的限于动产,对于哪些动产可以设定质权,则大多不作列举。根据民法原理,法律不禁止的,都应当是允许的,而法律不明确规定禁止转让的动产,都可以作为设定质权的标的。
  合法拥有的并且依法可以转让的动产可以设定质权。因此,水弭可以设定的动产应当是十分宽泛的,如车辆、古董字画、珠宝手饰等。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流通的动产不得设定质权,例如毒品、管制枪支等。
  二、规定禁止转让的动产的依据应当是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动产质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对于禁止性民事权利的限定应当是十分严格的。规定禁止转让的动产的依据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规定禁止转让动产的依据。

3、质权合同

第百一十条  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质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二:一四五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质权合同的规定。
  立法背景
  质权是依照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创设的权利,当事人设定质权的行为是一种双方的法律行为,应当通过订立质权合同来进行。关于动产质权的合同形式,学者们一直有不同观点,有的认为口头质权订立合同也应当允许。考虑到口头合同虽然简单、易行,但一旦发生争议,不易证明其存在及具体内容,不利于事实的查明和纠纷的解决。为了便于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民事责任等法律关系,促使当事人谨慎行使担保物权,减少纠纷的发生,规范设定质权的行为。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条文解读
  一、订立质权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质权设定的行为为要式行为,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要式行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行为中应当采用的形式或者方式。
  对于设立动产质权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的,依据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二、动产质权的合同内容
  动产质权合同是明确质权人与出质人权利义务的协议,也是将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当事人在订立质权合同时,对当事人之问的权利义务应尽可能约定清楚、明确。本条关于合同内容的规定,是提示性、指导性的、非要式的。值得一提的是,本条将原担保法中规定的应当包括修改为一般包括,主要考虑的是:一方面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应当由当事人自己确定;另一方面,由于担保法规定的是应当包括,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不符合规定内容的情形时,质押合同被确认为无效而导致当事人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
  动产质权合同一般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1.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被担保债权,通常被称为主债权,担保合同是为主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主债权的种类,有金钱债权、特定物给付债权、种类物给付债权,以及以作为或不作为为标的的债权等;数额是指主债权是以金钱来衡量的数量,不属于金钱债权的,可以明确债权标的额的数量、价款等。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是确定质权发生的依据,也是质权人实现质权时优先受偿确定范围的基础。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是指债务人承担债务的时间。质权合同订立后,在主债权清偿期届满前,质权人享有的只是占有质物的权利,其优先受清偿的权利虽然已经成立,但此间质权人实际享有的只是与主债权价值相当的优先受偿的期待权,质权人对质物的变价受偿必须要等到债务履行期届满且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或者出现了当事人之间在合同中订立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实际发生时才能进行。质权合同规定债务人债务的期限,可以准确确定债务人债务清偿期届满的时间,明确质权人实现质权的时间,保证债权人及时实现质权。
  3.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质物是设立动产质权的关键所在,没有质物,则不可能产生质权。动产质权合同,是出质人以其或者第三人的质物为实现质权人的质权而设定的担保合同,质权最终要以质物的变价来实现,所以在动产质权合同中要对质物的相关情况进行明确的描述,包括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
  4.担保的范围。动产质权担保的范围,是指质权人实现质权时可以优先受偿的范围。质权担保的范围应当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当事人对担保范围不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可以参考本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确定,即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
  5.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是质权合同中的重要内容,质物的交付直接关系到质权的生效,根据本法的规定,质权自质物实际交付质权人时发生效力。当事人在质权合同中约定质物的交付时间,就可以明确出质人应当在何时将质物移转给质权人,质权人在何时接受质物,以确定质权的效力。明确质物的交付时间,有利于保障质权人债权的实现,维护交易安全,减少纠纷。
  相关规定《担保法》第64条第l款、第65条。

4、禁止流质

第二百一十一条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禁止流质的规定。
  立法背景
  禁止流质契约的规定始于罗马法,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例,如法国、德国、日本、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
  规定禁止流质契约,主要是考虑债务人借债往往处于急窘之境,债权人可以利用债务人的这种不利境地和自己的强势地位,迫使债务人与其签订流质契约,以价值过高的质押物担保小的债权额,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取得质押物的所有权,从而牟取不当利益。为了保障出质人的合法利益,法律规定禁止流质契约。当然,从现实生活与经济发展看,债务人借债,并非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借债并进行质权担保的发生原因是多样化的,但从总体上说,为了保证担保活动的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规定禁止流质契约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条文解读
  根据本条的规定,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质押财产为债权人所有。这项规定被通称为禁止流质契约条款。各国民法一般均禁止出质人与质权人以流质契约处分质押标的物,以保证质权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公平。
  禁止流质契约的意思主要是:当事人不得在质权合同中约定出质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不履行债务的,质押财产的所确权转移于质权人所有,即使当事人认为质物与债权价值相当,也不允许订立如此内容的协议。
  相关规定
  《担保法》第66条。

 

5、动产质权的设立

第二百一十二条 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动产质权设立的规定。
  立法背景
  一、交付质押财产是质权的生效要件
  动产质权的标的是动产,动产具有易于转移、难以控制的特点,为了保障动产质权的实现,也为_『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条规定动产质权的设立以交付为生效要件。
  二、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出质人与质权人订立动产质权合同,该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在移转质物的占有之前,并不发生担保物权的效力,出质人只有实际移转质物交付到质权人占有时,质权才发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往往将合同效力与质权效力混同,根据本条规定,质物是否移转是质权是否生效的判断标准,当事人没有移转质物,质权无效;其质权合同是否有效要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判断,质权无效并不当然导致合同无效,不应将质权有效与否与合同的效力混同判断。
  条文解读
  本条明确规定动产质权自动产交付时发生法律效力,即出质人将出质的标的物交到质权人时质权生效。质权合同订立而不转移质物的,质权不发生效力。
  相关规定
  《担保法》第64条第2款。

 

6、质权人孳息收取权。

第二百一十三条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质权人孳息收取权的规定。
  立法背景
  关于质权的效力是否当然及于孳息,各国立法并不相同,质权有占有质权与收益质权之分,占有质权是质权人仅有占有质物而无使用收益的权利的质权;收益质权是质权人对质物占有并有使用收益的质权。我国质权并未对此进行划分。较有共识的意见是,由于质权人占有质物,因此由其收取质物所产生的孳息最为简便可行,同时,收取的孳息用于清偿债务,对于出质人也无损害。
  条文解读
  根据本条的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所产生的孳息,质权的效力及于孳息。孳息包括法定孳息与自然孳息。质权人能否收取孳息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质权人无权收取质物所产生的孳息,则质权人不能收取质物孳息作为债权的担保;二是,如果当事人对质权人能否收取孳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质权人有权依照本条的规定收取质物所产生的孳息。
  一、孳息的种类
  质物所产生的孳息包括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质物所产生的自然孳息是指质物因自然原因由自身分离出来的利益,例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等;法定孳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质物所产生的利益.如根据合同产生的租金、利息等。
  质权人依法收取孳息时,并不当然取得所有权,而是取得孳息的质权,孳息成为质权的标的。如果擎息是金钱,质权人可以直接用于清偿,如果孽息是物,可以由质权人与出质人协议以该孳息折价或者拍卖、变卖,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二、孳息的充抵顺序
  依法收取的孳息首先应当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然后充抵主债权的利息和主债权。例如,以母乍作质物的,如果母牛产仔,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没有清偿债务,那么当事人可以将牛仔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先充抵牛仔接生费等。
  相关规定
  《担保法》第68条。

 

7、质权人对质物使用处分的限制

第二百一十四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质权人对质物使用处分的限制及法律责任的规定。
  立法背景
  质权人不得擅自任用、处分质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当事人设定动产质权目的在于担保质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清偿,质权人占有质物,使质物脱离出质人而为质权人所掌控,质权人的担保物权得以保障。其次,质权从其性质上看是担保物权而非用益物权。动产质权与抵押权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担保物的移转与否,抵押不移转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而动产质权移转质物的占有,将属于出质人占有的质物转至质权人的控制之下,这是由于用于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动产,而用于质押的是容易移转的动产,质权人占有质物的作用在于控制质物,保证债权实现。再次,无论是抵押还是质押,物的担保在于其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质权人取得质物、控制质物是为了质物不被出质人随意处分而使担保落空,质权人使用、处分质物显然不是设定质权的目的。因此,质权人非经出质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
  条文解读
  非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质权人违反本条规定,使用或者处分质物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禁止质权人擅自使用、处分质物的规定体现了动产质权的设定目的及其特征。质权人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质物、处分质物的,一旦造成质物毁损、灭失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质权人要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上一篇:物权法释义——质权(中) 下一篇:物权法释义---抵押权(上)